報告丨廣東破解“種糧之困”,超1000萬畝農田“蝶變”煥新生 來源:健坤智慧農業 瀏覽次數:0 2024-05-30 南粵大地,萬象“耕”新。在廣州增城,一名年輕飛手接到農事服務訂單后操作無人機,播撒谷種,短短兩小時就完成了100多畝早稻播種。村里的農田平整了,農機、無人機等現代機械變多了,冬種作物成熟了,年輕人回來了,以往春耕農民在田地里勞作的景象,變成了現代化的機械春耕圖。▲農田托管:機械化、標準化作業得益于農業生產托管的大面積實施,鄉村萬象“耕”新的情景如今在廣東各個鄉村已經十分普遍。近年來,廣東省圍繞探索解答“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時代命題,聚焦農業生產土地細碎分散、專業化服務力量薄弱、種地成本高等問題,系統謀劃破解舉措,以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為切入點,強化組織動員、主體培育、協辦體系搭建,探索構建新時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成效顯著。強化組織動員推動生產托管駛入快車道——農戶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業環節委托給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將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專業的服務組織來辦,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為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廣東省通過召開現場推進會、建立工作機制、創新開展宣傳活動、開發省級農服平臺等方式在全省廣泛組織發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參與、受益于農業生產托管。▲“賦能托管服務 提升服務能效”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是組織動員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重要方式。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有16個地市、45個縣(市、區)召開了生產托管現場會或專題推進會,研究部署推進生產托管工作。建立全方位的工作推動機制,是推動農業生產托管走深走實的重要一環。廣東省生產托管項目實施縣均成立生產托管工作專班或領導小組,統籌農業農村部門內部資源,聯合涉農機構、科研院所、金融保險等機構共同推進。將農業生產托管工作列入省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考核、鄉村振興績效考核,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為擴大農業生產托管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廣東省農業農村廳2022年開始舉辦農業生產托管南粵行系列宣傳活動。2023年開始,舉辦以“農事交給粵農服,農民也可當掌柜”為主題的農業生產托管南粵行之“粵農服”推廣年活動,重點依托各地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和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深入鎮村一線,推廣農業生產托管經營方式和“粵農服”數字平臺,提升農業生產托管數字化、標準化水平。▲農業生產托管南粵行系列活動目前,全省參與生產托管服務的項目縣(市、區)由2020年的10個增加到2023年的所有涉農縣(市、區),參與主體由70個增加到800個,服務面積由50萬畝增加到455萬畝,帶動年農事社會化服務面積超1000萬畝。聚焦主體培育為生產托管注入發展新動能——農服務組織,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企業、農業服務專業戶、供銷合作社、服務協會等,能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事關農業生產托管工作成敗。為此,廣東針對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的實際,聚焦主體培育,整合資源全產業鏈賦能服務組織發展,提升托管服務組織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截至2023年底,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4.12萬家,近三年增速均在10%以上,年生產托管服務能力3000畝以上的達737家,1萬畝以上的達367家,10萬畝以上的20家。▲廣東生產托管服務組織不斷壯大服務組織之間的橫向合作,可實施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推動各類服務組織加強聯合與合作,以財政資金項目為抓手,引導各類服務組織加強合作,共享服務資源,提升關鍵薄弱環節服務能力,為廣大小農戶提供托管服務。2020-2023年,全省共安排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7.3億元,累計獲益農戶等經營主體達40萬個。精準指導服務,增強服務組織專業化服務能力。建立全省托管服務組織名錄庫,通過舉辦培訓班、座談會,提供一對一專家輔導咨詢等服務組織通過精準服務,為1275家名錄庫服務組織提供精準指導服務。制定生產托管項目實施指引,規范項目實施流程、標準、要求,推動服務組織規范發展。開展典型示范,營造服務組織的學習互鑒的氛圍。省廳通過整合資源補短板,指導各地服務組織共建設托管示范基地,讓農戶看得見托管服務成效,讓其他服務組織學得到托管服務模式。全省共有6個服務案例入選全國典型案例。▲2022年廣東農業生產托管十大典型案例搭建協辦體系提高生產托管服務效率——為更好地推動生產托管服務資源和服務需求有效對接,廣東充分依托市場力量,積極培育搭建各級協辦體系和數字平臺,降低組織交易成本,提高了生產托管供需對接效率。一是推動建立廣東現代農業服務業聯盟。在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的基礎上,培育成立廣東省現代農業服務業聯盟,優化全省生產托管協辦體系的頂層設計,該做法入選農業農村部典型案例集。依托省聯盟整合行業資源,規范行業市場,為服務組織導入品種、技術、設備、農資、訂單等資源。二是指導建立縣鎮村三級協辦體系。制定生產托管服務協辦體系建設指南,明確建設標準、職能定位等內容,指導各地建立縣鎮村三級生產托管服務協辦體系。全省共培育縣級生產托管運營中心64個、鎮級服務中心363個,村級托管員5915名。三是開發升級“粵農服”數字平臺。為提升服務交易規范化便捷化數字化水平,降低組織交易成本,廣東省于2021年開發應用粵農服數字平臺,并于2023年推出粵農服APP。該平臺是集農業社會化服務交易、農服組織經營管理、農資農機團購、金融保險對接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粵農服2023年底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已有78個縣(市、區)、429家服務組織、3730名農戶、2670名托管員入駐平臺,共創建訂單13640筆,發生服務費超4.12億元,成效顯著。“粵農服APP的推廣與應用為我們的生產托管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們希望引導更多機手和農戶下載粵農服APP,更好地開展生產托管服務。”開平農服中心陳小云介紹,當前,該中心正在加強對粵農服平臺使用流程的培訓與推廣,目前共開展粵農服推廣培訓5次,培訓達160余人次。廣東農業生產托管效益顯著,平均增產5%-8%。以梅州市蕉嶺為例,當地不少農戶外出務工,不能和廠里經常請假,選擇偉強農機合作社的農田托管服務“一畝地打田120元、插秧130元、收割120元,無人機噴藥免費”,相當于花兩天工錢,地幫農戶種好,稻谷幫農戶收回家;農戶畝均純收入從托管前的600元,提升到托管后的800元/畝。經過多年實踐,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正在成為廣東推動實現農村集體所有權、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的有效途徑,探索形成了科學高效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一是由村集體整合需求。充分發揮村集體“統”的功能,通過村集體整合農戶分散的服務需求,統一對接服務組織,實現服務節本增效。二是由托管員整合推進。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托管協辦體系的優勢,由村級托管員統一發動農戶參與托管服務,托管員統一與服務組織對接,有效降低服務成本。三是由合作社整合推進。充分發揮合作社組織作用,由合作社集中社員和周邊小農戶的服務需求,統一對接服務組織或由合作社直接開展托管服務。四是以訂單收購集中服務需求。服務組織以訂單收購的形式,組織當地農戶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服務、統一收購,疊加金融保險服務,讓農戶分享產業鏈收益。▲全省各地農機聯網,納入社會化服務體系近年來,在生產托管服務帶動下,廣東農業服務業增加值每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速,在農業總產值中的占比從2020年的4.5%上升為2023年的5.5%,已成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數字農服平臺開發技術合作:180 2861 2231推薦閱讀1、健坤「數智養蝦模式」,入選“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2、2023年省農裝所健坤大事記——“數”造新動能 構筑國家級標桿3、省農裝所牽頭的「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怎么建?數字化如何賦能?4、“四個100%”登上區政府官網!增城絲苗米全產業鏈示范項目成效顯著5、廣東種業大數據,以「數字種業」賦能“百千萬工程”6、國家級示范基地!健坤入選“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7、全面升級!“果園托管”、“AI數果”,智慧果園邁入新階段8、“空天地一體化”智慧果園震撼亮相,時任省常委:你們做了一件大好事!9、 中國第一個生態無人農場誕生!未來已來10、喜訊 | 我司“數字農業托管服務平臺”入選國家級優秀項目關于我們 About us廣州市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立于2000年,省重點數字農業龍頭企業,也是省農裝所的農業信息與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作為數字農業領先的AIOT服務商,健坤公司深耕農業24年,在農業信息化方面有著深厚的經驗積累和技術沉淀,提供面向農業場景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農語云AIoT平臺是健坤公司順應數智化發展趨勢的產物,以“數云端”協同架構支撐農業多種場景數據價值的分析和交互。依托強大的“軟件+硬件+服務”融合能力,農語云AIoT平臺旨在用AI喚醒并賦能傳統農業,連接終端、喚醒數據、智慧云耕,推動AIoT技術落地智慧農業場景。在業務板塊上,健坤AIoT應用覆蓋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搭建和運營、農業智能技術研究和應用、農業軟件及APP開發、植物工廠建設及軟硬件集成服務、采供銷數字化等板塊,面向水稻、果蔬茶、生豬、家禽、漁業、農機等行業提供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數智化創新研究等服務,并為農業產業園、政府農業部門提供數字化管理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數字農業咨詢規劃等服務。在技術優勢上,健坤公司擁有80多項軟件產品、智能硬件產品30多種,“5G智慧水產”、“農業大數據解決方案”、“農機作業智能監測終端”、“農作物環境精準感知與節水灌溉技術”上榜農業農村部優秀新技術和省級主推技術名錄。公司相繼獲得“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中國農業信息化最具影響力企業”、“農業人工智能企業”、“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廣東省農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未來,面向數字經濟賦能新農業、AIOT智聯網賦能鄉村振興新風向,健坤公司將把握數智化轉型機遇,攜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開啟數字農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