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回首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市場,在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政策支撐下,糧油價格基本保持穩定,但以大白菜為代表的部分鮮活農產品和蔥姜蒜為代表的小宗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頻現,對產業健康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產生不利影響。構建促進鮮活及小宗農產品市場穩定的長效機制,需要從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經濟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統籌考慮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盡快建立健全我國鮮活及小宗農產品支持、服務和調控政策體系,著力構建市場運行“五項基礎制度”。
一是建立系統化的信息監測統計制度。鮮活及小宗農產品品種規格多,目前各部門信息采集統計的覆蓋不全面、標準不統一、口徑不一致,“各種信息滿天飛”,導致農民無所適從,各級政府被動反應,投機炒作推波助瀾。建立系統化的信息監測統計制度,搞準“數”的問題,是發揮市場功能的基礎,也是政府科學調控的基礎。
二是市場分析預警制度。鮮活及小宗農產品市場關注的人多,關心的人少,評頭論足的多,理性分析的少,事后諸葛的多,前瞻判斷的少。鮮活及小宗農產品市場運行各個層面都缺乏持續跟蹤研究,對“結構性、季節性、區域性”供求失衡缺乏預判,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臨時抱佛腳”應對暴漲暴跌、滯銷賣難。要逐步建立完善鮮活及小宗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制度。在隊伍建設上,依托主產區地方政府及行業協會建立重要品種分析師隊伍;在分析內容上,要做好供求預測、趨勢評估、產銷進度跟蹤、成本收益分析等工作,探索分品種、分區域的供需平衡表制度;在機構設置上,建立國家及省級農產品市場行情分析中心。
三是市場運行調控制度。鮮活及小宗農產品消費相對穩定,價格的大幅波動主要源于種植面積、異常天氣及集中上市等因素造成的生產供應量波動。應借鑒國際經驗,抓生產更要干預產銷平衡,從保護農民積極性、穩定生產能力入手,建立完善鮮活及小宗農產品市場運行調控制度。我們正在探索建立市場調控目錄制度,把大白菜、蘿卜等大宗蔬菜品種及蔥姜蒜等社會關注程度高的小宗農產品納入調控目錄,明確價格干預措施和啟動機制。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基金的作用,在市場價格跌破成本價時,政府適時啟動收儲、運銷、儲藏、加工、銷毀等應急措施并給予農民合理補貼,促進均衡上市,減緩價格異常波動對農民生產造成的沖擊。要根據大中城市鮮活農產品消費情況,確定重點品種最低保有量,提高大中城市農產品自給能力。還要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作用,提升生產者應對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的能力。
四是市場信息服務制度。農產品產銷各環節的信息不對稱,涉農信息農民“看不見、聽不懂、用不上”,是導致盲目跟風種植的根本原因。對接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要靠及時準確的信息引導。要盡快探索建立面向主產區農戶提供定向信息服務的生產者信息服務系統,讓生產者“明明白白種地”。同時,要建立全國性的鮮活及小宗農產品信息統一發布平臺,逐步形成重大信息權威發布制度,創造信息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
五是生產者經營能力培育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鮮活及小宗農產品產銷實現了高度市場化,但農民仍然只是被定位于“生產者”,生產者經營能力與市場化不匹配是導致“菜賤傷農”頻繁重演的重要原因之一。抓經營要培育農戶主體,只有作為市場供應一方的生產者懂經營、會經營,農產品市場才會更加成熟,市場的波動才會減少。加大農村經營型實用人才的培訓力度,重點提升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村經紀人這三類生產者獲取信息、樹立品牌、直銷配送和田頭窖儲四方面經營能力是培育農民成為市場主體的關鍵。
此外要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我國大部分鮮活及小宗農產品流通都要經過產地收購、運輸、產銷地多級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或超市等諸多環節,其中產地市場是農民走向市場的第一窗口、銷售農產品的第一場所、獲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和農產品流通的第一環節,但目前我國產地市場總體發展嚴重滯后。應圍繞主產區構建三個層次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一是建設一批國家級專業產地市場,使其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價格形成中心、產業信息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和會展貿易中心;二是建設一批區域性產地市場,形成區域內價格、信息和物流中心;三是建設一批農村田頭市場,著眼于提高農戶議價水平,實現農產品“存得住、運得出、賣得掉、賺得到”。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張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