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會商預測,2013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呈重發態勢,全年病蟲害發生面積將達到73億畝次以上。其中,病蟲害55.5億畝次,鼠害4.4億畝、草害13.5億畝。小麥蚜蟲、水稻“兩遷”害蟲、玉米螟偏重至大發生,粘蟲、小麥赤霉病暴發流行風險較高,小麥條銹病、蝗蟲、馬鈴薯晚疫病等病蟲在部分地區可能加重發生,局部農區鼠害和草害危害加重,蘋果蠹蛾、紅火蟻、稻水象甲等植物疫情也呈擴散蔓延態勢,保障糧食豐收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任務十分艱巨。
一、工作思路
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關于“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與聯防聯控能力建設、支持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精神,按照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國種植業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圍繞“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工作目標,以“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顬橐I,以“蟲口奪糧”保豐收為主要目標,以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大力推進植保信息化建設為主攻方向,強化植保防災減災社會化服務能力,加快推進現代植保建設。全面落實“政府主導、屬地管理、聯防聯控”的防控機制,切實做好遷飛性、流行性、檢疫性重大病蟲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糧食豐收和農業生產安全。
二、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確保農作物重大病蟲不大面積暴發成災,重大植物疫情不惡性傳播蔓延。具體目標:糧食作物主產區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23%,比上年再提高3個百分點;蔬菜、水果和茶葉主產區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0%以上,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產地檢疫率和重大疫情處置率達到80%以上。努力實現“蟲口奪糧”,確保夏糧、早稻增產和秋糧穩定。
主要任務:小麥產區重點防控赤霉病、蚜蟲、條銹病、吸漿蟲;南方稻區重點防控“兩遷”害蟲、稻瘟病、病毒病、紋枯病,東北稻區重點預防控制稻瘟;玉米產區重點防控玉米螟、粘蟲、二點委夜蛾和大小斑病;馬鈴薯產區重點抓好晚疫病預防控制工作。強化蝗蟲和草地螟等突發性病蟲應急防治,適時組織農區統一滅鼠和草害防除,絕不能因為監測預警不及時而貽誤防治時機,絕不能因為防控措施不到位而造成嚴重減產。
三、重點工作
(一)全面落實病蟲防控責任和防控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優化植保防災方式,全面落實防控責任制。充分發揮各級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指揮機構的組織協調作用,明確部門責任,創新工作機制,落實防控任務;繼續實行種植業系統司局級干部重大病蟲防控聯系督導機制,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和防控物資到位。二是建立專家指導制度。建立植保專家聯系點制度和重大病蟲會商制度,在重大病蟲防治關鍵時期,組織100名專家分區域、分作物、分專題開展指導,深入基層解決防控疑難問題,舉辦現場咨詢和技術培訓,確保技術指導到位。三是落實科學防控措施。分作物制定重大病蟲害防控方案,強化常規防控與應急防治措施協調配套,注重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有機結合,抓好綜合防治宣傳發動工作,適時舉辦重大病蟲防控演練和現場觀摩,確保防控關鍵措施落實到位。
(二)大力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在糧食主產區、重大病蟲源頭區以及經濟作物優勢區廣泛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一是大力支持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重點培育100個規范化服務骨干組織。開展“百強服務組織”系列宣傳活動,編印《百強組織成功之路》宣傳冊,推廣百強組織開展統防統治的成功經驗,促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持續快速發展。二是強化技術指導服務,舉辦統防統治管理人員培訓班,提升統防統治組織的技術指導和信息服務水平,提高植保新技術到位率。三是開展統防統治農機農藝結合試點,選擇河南、湖南、黑龍江等糧食生產大省,探索機械化防病治蟲新路子。舉辦新型植保機械展示和現場作業觀摩,促進高效植保機械推廣應用,不斷提高重大病蟲害防治效率和效果。
(三)大力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在全國蔬菜、水果、茶葉優勢產區、北方設施蔬菜產區,以及具有生態優勢的東北和西北糧食產區,大力推進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逐步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一是抓好示范區建設。按照有實施方案、有操作規程、有防治檔案、有技術展示牌、有負責人的“五有”模式,重點抓好100個部級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加強農科教企協作攻關,以生態區域為單元,以作物為主線,統一制定示范技術方案,集成應用一批防治效果好、操作簡便的全程綠色防控模式;在東北水稻區和西南園藝作物區分別舉辦一次綠色防控現場觀摩活動,通過技術集成和典型引路,輻射帶動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二是抓好技術培訓普及。以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為重點,培訓綠色防控高級培訓師200名,在重點區域舉辦專題技術培訓和農民田間學校,培養綠色防控技術帶頭人1000名;舉辦安全用藥宣傳周活動,普及安全用藥知識,加強農民植保員培訓。三是探索綠色防控推廣新機制。組建全國綠色植保技術推廣協作網,加強生產、科研、教學、企業聯合,探索建立技術與物資結合、市場與品牌對接、企業與基地相結合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推廣新模式,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
(四)扎實提升植保信息化水平。以農作物重大病蟲監測預警數字化為重點,大力推進植保信息化建設,穩步提高病蟲監測和防控能力。一是召開植保信息化建設座談會,總結交流各地經驗與做法,研究部署推進植保信息化建設發展思路和工作措施。二是完善病蟲害監控數字化平臺建設,加強縣級病蟲監測和防控信息數據庫建設,嚴格信息填報和災情報告制度,穩步提高病蟲實時預警和防控決策指揮能力。三是開展病蟲鼠監測防控物聯網應用試點,做好東亞飛蝗、馬鈴薯晚疫病和鼠害的自動監測試點工作。四是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區域站信息服務創新,開展100個部級標準化區域站創建活動,重點對承擔國家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任務的區域站在監測預警、防治指導、信息服務等方面進行考核評估,推進區域站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和科學化管理。
(五)強化重大疫情監控和檢疫執法。以良種繁育基地、重大疫情發生區、農產品調運關鍵通道為重點,依法加強檢疫監管和阻截防控,嚴防擴散危害。一是加大重大植物疫情監控力度。突出抓好沿邊沿海四大疫情阻截帶建設,重點提升100個關鍵站點監控能力,加強對蘋果蠹蛾、紅火蟻、稻水象甲、馬鈴薯甲蟲等重大疫情發生傳播關鍵區的監測和阻截防控;組織紅火蟻等重大疫情防控現場觀摩活動,強化聯防聯控和關鍵措施落實。二是開展植物檢疫宣傳周活動。6月,圍繞“普及檢疫知識、強化檢疫監管、嚴防疫情擴散、保障生產安全”主題,組織開展植物檢疫宣傳周活動,促進嚴格執法和規范服務。三是加強產地檢疫監管。突出抓好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尤其是海南南繁基地,以及重點疫情發生區農產品調出的產地檢疫及其監督管理,加快構建植物檢疫網絡化追溯體系。四是組織檢疫聯合執法檢查。針對重點區域、重大疫情、重點環節,組織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活動,查處、曝光和處罰一批檢疫違規案件。五是推行檢疫員統一考試制度。建立全國植物檢疫考試試題庫,編印考試復習大綱,以省級為單位組織統一考試,提高檢疫隊伍準入門檻和執法水平。
(六)強化現代植;A條件建設。一是穩步推進植保法制化建設。推進出臺《農作物病蟲害測報與防治管理辦法》,繼續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立法工作,完成送審稿。二是繼續推進植保工程項目建設。加強基層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和區域性應急防治設施設備建設,開展專題調研,完善下一階段植保工程建設思路和重點;同時,組織編制《現代植保發展規劃(2013-2020年)》。三是積極爭取病蟲防控扶持政策。充分利用病蟲害防治、小麥“一噴三防”補貼、糧棉油糖高產創建、標準園建設以及現代農業建設等項目資金,加大對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扶持力度,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支持,探索防控作業補貼和物化補貼政策。四是著力改善植保裝備條件。組織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植保器械聯合攻關研發,突出解決病蟲自動化監測和高效施藥器械等薄弱環節,加快新裝備和新技術的集成應用,不斷提高現代植保的物質裝備水平。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各地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創新方式方法,完善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植保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植保防災減災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繼續推進植物保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與配合,統籌做好植保防災減災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