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網訊: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于2010年12月經科技部批復設立,是第三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園區建設,始終將園區建設作為加快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平臺,作為推動濱州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在土地利用、科技研發、人才引進、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統籌各方力量全力推進。
創新園:馬坊農場吸引先進農業研發機構落戶
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對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規劃進行調整,在“一區多園”的框架下,決定將原馬坊農場作為園區核心區,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園。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裝備的研發、示范與推廣,著力打造黃河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平臺。
總體規劃由中國農科院專家組編制,確立了“一核三網五大基地七大功能區”的總體布局。把創新園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全市重點工程,累計投資近5000萬元,完善了水、電、路、訊、管網等配套設施,為園區招商引資及項目引進奠定良好基礎。高標準主干道路、現代化水利管網及綠化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建筑面積2萬平米的研發中心將于近期開工建設。
重點引進世界先進農業技術和知名科研機構。與以色列艾森貝克公司合作,引進先進農業裝備技術,建設占地300畝的以色列農業示范園。中科院在園內建設地理與信息濱州試驗站,進行環渤海地區地理資源研究。中國農科院在園內建設鹽堿地改良試驗基地。清華大學在園內實施生物工程項目。山東農科院與泰裕麥業公司在園內建設小麥良種驗證中心,培育適宜黃三角地區生長的優質小麥品種,探索商業化育種模式。
創業園:12家農業龍頭企業,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亮點
創業園是創新園科技成果的驗證及轉化基地,著力打造“加工企業集聚、現代物流集散、科技創新支撐、三次產業驅動”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累計投資8000萬元,修建道路25公里。組建黃河三角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開發有限公司,重組1.62萬畝土地,推進市場化運作,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打造高效生態產業洼地效應。目前創業園內已入駐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12家,涵蓋農產品加工、精深飼料加工等產業。
在全市范圍內選擇了12家發展規模大、科技研發實力強、農業產業鏈完善、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創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基地,與創業城建設同步推進,現已成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亮點。
其中,陽信縣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了高檔肉牛養殖區,投資1.2億元建立了魯北地區首家冷鏈物流園區。
無棣縣榮昌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從美國引進的原種豬1050頭,采用融合基因評估技術進行育種繁育,采用標準化養豬養殖方法,每年可提高原種豬1萬余頭,商品豬1萬余頭,優質有機肥600余噸。
博興縣國豐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有限公司實施農業物聯網追溯體系,無縫監控記錄產品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過程,實現了信息技術及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創新與應用。
示范園:71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帶動周邊10余萬農民致富
按照“1+1+N”的機制要求,在全市范圍內培植了71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列支專項資金進行考核獎補。
市科技、農業、畜牧等10余個市直部門發揮專業優勢進行對口幫扶。初步建成“農業物聯網信息化平臺”,并積極推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不斷壯大示范園區、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2012年全市71家示范園建成面積25.01萬畝,總資產371億元,年產值達248億元,帶動周邊10余萬農民致富增收。
農業物聯網:成功搭建了黃三角農產品安全追溯平臺
與復旦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在“渤海糧倉”示范基地創新園內建設“智慧稻草人”系統。國家“863”項目“食品安全與控制體系可追溯系統”順利通過科技部中期驗收。
投資1200萬元,成功搭建了黃三角農產品安全追溯平臺,與北京農科城、楊凌示范區實現了互聯互通;建成了管理控制中心,開通手機掃描、短信、網站、觸摸屏、固定語音等五種溯源查詢渠道;建成冬棗、肉牛、有機蔬菜等六個安全農產品驗證基地,對部分農產品成功實現溯源成果驗證服務;注冊成立濱州和豐高效生態產業開發公司,與希望集團、寧波綠脈供應鏈管理公司、臺灣精準農業技術團隊開展了深度合作,力爭在國內率先打造安全農產品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