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影音先锋-国产伊人自拍-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日本伊人网

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意見(2

來源: 瀏覽次數: 2013-01-01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全面開創我省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現就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重大戰略意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決定,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重大部署,這是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結合我省實際,貫徹中央“三化”同步戰略決策的重大舉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農業做強是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我省要成為經濟強省必須有發達農業的支撐。目前,我省進入了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必須有新目標新任務新動力。建設現代農業強省, 遵循了世界農業發展的規律,把握了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符合我省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對我省繼續引領全國現代農業發展,爭當實踐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深刻認識,全面把握,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

二、明確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以做實一批現代農業基礎、做強一批高效農業產業、建設一批特色農業強縣、打造一批現代農業園區、壯大一批農業經營主體、創建一批農業知名品牌、實施一批現代農業項目、突破一批農業科技難題、建成一批幸福新農村、推進一批農村改革試點為突破口,全面開創我省農業農村工作的新局面。

(二)發展目標: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建成現代農業強省。在推進現代農業強省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實現穩產、優質、高效、安全、協調的目標,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到“十二五”期末的具體發展目標是: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力爭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高于城鎮居民。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達到11600元,年均增長速度為9.0%,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3.02:1。高度重視提高農村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加快推進農村社會全面小康建設。

——穩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單產,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400萬噸。肉類產量達到540萬噸,比2010年增長22%。水產品總量基本穩定在730萬噸以上。蔬菜、水果、糖蔗、油料等農產品保持穩定增長。建成300個以上具有區域代表性和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優質。農業發展方式明顯轉變。力爭用3年時間建立基本覆蓋全省主要農產品種類的20個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到2015年主要動植物良種及先進種養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以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現代標準農田達到1100萬畝。農業標準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基本建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分別達到1000個和600個,總產量達到550萬噸,國內銷售總值150億元。

——高效。農業綜合效益、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強,進入全國前5名。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達5300億元,年均增長8%。農業投入產出比達到1:1.6,地區農副產品加工總產值與地區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1:1以上。農業機械化社會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以上,漁業機械覆蓋率達到80%以上。到2015年,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額達到80億美元,年均增長約8.7%;農產品出口總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0%,出口總額保持位居全國前2名。

——安全。農業安全性強,農產品供給功能的數量和質量安全。耕地保護制度完善,全省基本農田穩定在3834萬畝以上,糧食生產安全基本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健全,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基本完善,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流行重大動植物疫病,F代生態安全農業體系基本建立,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減少,森林覆蓋率達到58%,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和農業永續發展。

——協調。城鄉協調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交通建設進展明顯,農村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農村社區服務進一步完善,宜居村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創建一批具有嶺南特色的示范性城鎮和宜居村莊,全省城鎮化率達到68%,農村人居環境、生態條件和農民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產業協調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東西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發展差距逐步縮小。

三、做實一批現代農業基礎

(一)切實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現代標準農田建設,以開展土地平整、建設田間水利設施、提高耕地質量為重點,大規模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力爭“十二五”全省新建現代標準農田600萬畝以上,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深入實施“沃土工程”和改造中低產田,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大興農田水利建設。著力推進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末級渠系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積極實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強重點澇區治理,完善灌排體系。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優先安排產糧大縣、“五小水利”和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水利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滴灌等技術,擴大節水、抗旱設備補貼范圍。支持農民投工投勞開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設施建設。加快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健全基層水利工程服務體系,完善農村水利設施管護機制。

(三)加強漁業和林業基礎建設。加快現代漁港、工廠化養殖、標準化魚塘、深水網箱、水產原良種體系等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漁業資源養護,促進現代漁業發展。全力實施碳匯示范林、沿海防護林、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中幼林撫育、生態修復、萬村綠、生態災害防控和森林公園等生態工程,壯大森林資源培育、林木種苗花卉、野生動植物資源、木竹加工、森林食品藥品、油料生產、森林旅游等林業產業基礎,加強森林防火,深化林權改革。

(四)加強現代農業裝備建設。提升農業裝備制造水平,加大農業裝備企業聯合兼并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農業裝備企業。提高農業裝備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南方農業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推動我省農業裝備研發躋身全國前列。提升農業裝備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多元化、分工協作、服務到位的農機和農業專業化推廣服務體系。扶持建設一批農業機械化示范縣。重點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加快經濟作物、園藝、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機械化。

四、做強一批高效農業產業

(一)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南亞熱帶園藝業和畜牧業、水產業等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特色效益農業;充分利用山坡地發展經濟林,加大珍稀樹種引進和推廣力度,篩選廣東優勢產業,構建廣東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發展農業生物能源、農業生物醫藥、農業現代物流和農業觀光休閑等新興戰略產業。充分發揮珠三角的都市綜合農業優勢,做優現代農業。充分發揮粵東的精耕細作傳統,做精現代農業。充分發揮粵西的熱帶南亞熱帶農業條件,做強現代農業。充分發揮粵北的豐富生態資源優勢,做好現代農業。大力發展冬季農業。推進農產品出口重點生產基地建設。

(二)推進現代園藝產業工程建設。建設一批園藝產業示范基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區域分工合理、凸顯嶺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現代園藝產業體系。

(三)推進規模化健康養殖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生豬產業帶、生豬養殖基地縣、重點生豬養殖場和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推行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生產。支持規;B殖場開展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綜合利用養殖廢棄物,實現保障豬肉有效供給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

五、建設一批特色農業強縣

(一)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縣。選擇和培育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產品質量優、生產總量大、經濟效益高的農業強縣。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業強縣建設。整合現有的農業項目資源,向現代農業強縣傾斜。對生豬、油料、水產品等生產強縣和林業生態縣給予財政獎勵。

(二)實施糧豬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提高我省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的自我保障能力,加大對糧食、生豬生產的扶持力度。支持40個產糧大縣加強生產能力建設。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支持建立400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區,對全面完成糧食生產目標、糧食單產和總產量分別比上年增產3%以上的縣給予獎勵。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向農業縣全覆蓋。培養壯大300家重點生豬養殖場和一批規;B殖場。加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畜禽育種企業。

六、打造一批現代農業園區

(一)提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規劃新建一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農業旅游園區、生態農業園區、農產品物流園區等現代農業園區,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增強現代農業園區對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市場、信息的聚集效應和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到2015年,全省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達300個以上。加快推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等粵臺農業合作園區,提升粵臺農業交流合作水平。

(二)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工程建設。以部省共建珠三角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計劃為契機,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產出的要求,支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使之成為全省規模農業的示范基地、農業產業的集聚平臺、農民增收的有效載體。著力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柯木塱-湖鎮現代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園以及其它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七、壯大一批農業經營主體

(一)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落實和完善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扶持政策,擴大財政支持規模,探索稅收、金融扶持新機制,推進農業產業化集聚發展。鼓勵有條件的農業龍頭企業開展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與合作,打造一批大型農業企業集團。到2015年,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達到320家以上,年銷售額20億以上的達到20家。

(二)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進一步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工商、質監、銀行、稅務登記和監管等環節免收費用的政策,加大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稅收優惠、金融扶持等政策力度。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承擔政府涉農經濟建設項目。深入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行動,鼓勵和支持合作社之間的產業聯合和要素聯合,提高對基地、農戶的帶動力。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經紀人、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服務,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八、創建一批農業知名品牌

(一)推進品牌戰略實施。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獎勵企業創名牌,到2015年廣東名牌產品達到1000個。積極發展廣東省農業名牌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擦亮廣東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積極舉辦各種農博會,大力發展農業會展經濟,培育我省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程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和產地環境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強化基層監管能力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在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實施生產檔案記錄制度,在建制鎮以上農產品市場實施農產品標識管理,逐步建立質量安全溯源制度。實施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推進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體系,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

(三)推進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快農業標準的示范推廣,新建一批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加快我省大宗農產品和特色產品生產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逐步實現與國際標準接軌,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

(四)推進動植物疫病防控工程建設。加快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項目建設。完善市、縣動物衛生監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鄉鎮獸醫站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建設生物安全Ⅲ級的區域性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建設四個科技基地。建立覆蓋全省的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體系。建立健全市、縣植保植檢工作機構。加快建設100個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成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信息化系統,提高應對農業重大病蟲害及植物疫情監測和防控能力。扶持病蟲害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增加生物災害無害化防控投入,全面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九、實施一批農業重點項目。

(一)推進珠三角現代農業六大重點工程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與農業部共建珠三角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抓好高標準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優質稻產業工程、粵港澳鮮活農畜禽產品供給保障生產基地、優勢特色園藝產業基地、高效聯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粵臺農業合作平臺六大重點工程建設。

(二)創建100個特色園藝作物標準園。實施100個特色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示范工程,通過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的種植規;、生產標準化、銷售品牌化和經營產業化,示范帶動園藝業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

(三)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建立省政府“菜籃子”工程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全面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大對“菜籃子”生產基地的財政支持力度,恢復設立省級“菜籃子工程”專項資金,用好“菜籃子”價格調節資金。加大力度支持大棚生產、冷庫建設。推進“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產銷對接活動和平價商場建設,促進生產、流通和消費的高效聯接,建立保障“菜籃子”生產和供應的長效機制。

十、突破一批農業科技難題

(一)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統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農業龍頭企業等方面的農業科技研究力量,加強新品種培育、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保鮮加工、農田節水灌溉施肥、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生物能源開發與利用、現代農業裝備設施開發等領域的技術攻關,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和技術儲備能力。大力發展現代種業,重點扶持建設大型種子繁育基地,力爭在生物育種上取得突破。推進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全面實施水稻、生豬、玉米等20個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加大對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

(二)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繼續強化對現代農業科技示范縣建設的扶持和指導。進一步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按照“三有”標準,加快建設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省級財政安排資金,重點支持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按“三有”標準建設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集成、轉化與推廣,完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農業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

(三)實施農業科技人才戰略。大規模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大力推進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職稱評價工作,積極扶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著力打造一支數量充足、能夠有效服務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用人才隊伍。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擴大職業教育面向農村的招生規模,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和技工教育免費進程。

十一、建成一批宜居幸福農村

(一)強化農村規劃管理。調整用地結構,優化村莊布局,明確拆除、保留、新建、改造、置換的農村住房和預留必要的宅基地,科學安排村莊道路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用地。結合村民住房改造,配套完善各種服務設施的位置與規模,污水排放溝渠布局,垃圾收集點、衛生公廁等環衛設施布局。2012年,珠三角地區完成全部村莊規劃,東西北地區完成70%以上。

(二)打造一批名鎮名村。各級政府加大名鎮名村建設力度,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名鎮名村。珠三角各市與綠道建設相結合,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名鎮名村。東西北地區集中資源打造一批示范性名鎮和名村。各縣每年抓一批名村和示范村。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連續5年,實施名鎮名村建設工程,一年出成效,兩年實現目標,力爭5年在全省涌現出一批名鎮名村。

(三)改造一批農村危房。以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危房為主要對象,實施新一輪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危房改造工程,力爭用5年時間,省財政按每戶1萬元標準補助,對全省54.15萬戶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危房進行全面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亮點。

(四)實施高寒山區居民搬遷工程。調動各方面資源,對全省不具備生產生活的高寒山區、石灰巖地區、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等邊遠分散、貧困村莊實行整體搬遷工程。力爭用5年時間,對3千條自然村、6萬戶、30萬村民,按每戶3萬元標準,實施搬遷,住進宜居新村。

(五)以點帶面促進村莊整治建設。加強村莊整治,徹底改變農村環境“臟、亂、差”面貌,力爭到2015年全省30%-40%的村莊得到基本整治,2020年,全省所有村莊基本得到整治。把推進村莊整治建設同農民宅基地置換、舊村改造和中心村建設、耕地和基本農田整理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和“空心村”、邊遠小型村的拆除撤并以及宅基地整理與置換,推進閑置宅基地的整理復墾,清理空置住宅、“一戶多宅”、違章建筑、違規搭建現象。

十二、推進一批農村改革試點 
 
(一)農村土地經營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繼續完善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工作。加快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仲裁體系。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在試點的基礎上,每個市建立一個以上的土地流轉市場服務中心。開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信息網絡,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

(二)深化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實行產權制度改革的資產范圍逐步擴大到非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探索建立集體資產產權交易平臺,鼓勵集體經濟組織組建各種股份聯合經濟組織,在不改變農地用途的前提下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物權化、資本化和市場化,建立符合城鎮化進程和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實現形式、管理方式和發展模式。實施“村改居”和“城中村”改造后的原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集體經濟組織公司化改革。深化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三)推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創新和豐富農村金融產品,大力發展以信用為基礎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合作組織股權等抵押貸款方式和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融資的有效途徑。

(四)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落實各級財政對農業保險的補貼責任,加大政策鼓勵和政府補貼力度,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和范圍,在穩定農村房屋和擴大水稻種植保險覆蓋面的基礎上,逐步將生豬、漁業、種業、森林等險種納入政策性保險保障范圍。探索建立多層次的農業巨災風險轉移分擔機制,增強重大災情的賠付能力。

(五)加快農業部門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千方百計加快推進縣級農業部門綜合執法機構建設,努力實現到2011年底前全面推行農業部門綜合執法的工作目標。支持縣(市、區)開展農業部門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加強市、縣農業執法隊伍和裝備能力建設,切實提高全省農業行政執法水平。

(六)統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全面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力爭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上有新突破。鼓勵縣、鎮開展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試點,鼓勵珠三角地區先行先試,支持廣州、佛山、東莞、中山、惠州等地開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支持云浮市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和云安縣農村綜合改革示范縣建設,鼓勵粵東西北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統籌城鄉發展試點。

十三、加大現代農業強省建設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各級財政將在整合現有涉農資金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支持力度!笆濉逼陂g,省市縣三級財政每年安排支持農林牧漁業發展、水利以及扶貧的資金不少于320億元,其中省級財政投入每年不少于100億元。財政投入資金重點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宜居幸福農村建設以及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

各地在加大財政支農投入的同時,要注重發揮財政支農政策的導向功能和財政支農資金的杠杠作用,通過財政貼息、以獎代補、民辦公助、先建后補、農業保險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調動社會各有關方面投入現代農業的積極性,鼓勵、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的多元化農業發展投入機制,為農業和農村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加大組織領導力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強省,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狠抓措施落實,扎扎實實推進。要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強省擺上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政策扶持。建立和完善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各地強化規劃,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區位特點,結合主體功能區劃,制定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規劃,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產業定位,布局定位和功能定位,從實際出發科學推進現代農業強省建設。

(三)加大部門協作力度。建立廣東省人民政府現代農業強省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推進現代農業強省建設過程中的有關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省直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加快現代農業強省建設的各項政策,組織制定推進現代農業強省建設的工作方案,認真抓好落實,共同為加快現代農業強省建設作出新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第一页|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美高清|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放视|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一区二区私人| 国产色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黄色国产在线| 欧美高清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欧美高清免费| 欧美日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99国产视频|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二三四区| 国产午夜免费视频| 成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91| 在线精品亚洲欧洲第一页|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h免费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99精品热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第8页| 青春草视频在线| 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五区六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