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喜訊暖人心,捷報頻傳催奮進!近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布《關于2023年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和征集工作優秀組織單位的通報》,全國共評選出76個優秀案例,省農裝所健坤公司的「15畝地年產量35萬斤,陽東對蝦開啟數智升級之路」案例成功入選全國優秀案例!
“典”量奮斗路,再創新佳績
助推對蝦產業聚勢勃發
——
作為一家專注于智慧農業的企業,健坤公司一直致力于將先進的數字技術和智能化設備應用于農業生產中,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農產品質量,并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此次數智對蝦養殖模式入選“2023年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正是健坤團隊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為深入了解一線情況,健坤技術團隊深入陽東對蝦養殖一線考察調研,衛星影像分析、大數據處理、多光譜監測模型、數值氣象預報模型、智能化的水質監測系統、自動化投喂設備等十八般武藝齊上陣,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園區農業管理大數據平臺,讓水產對蝦養殖從靠天吃飯變可管可控,實現“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全產業鏈數字賦能,標準化養殖模式和全方位監測預警體系,大幅度降低養殖風險。
此外,對產業大數據、投入品管理、農業生產設施控制、水質監測、對蝦產品質量追溯、農業電子商務等內容整合與集成開發,全面提升養殖園區數字化服務與應用能力。
革故鼎新 不同凡響
三大亮點技術助力產業節本增產
——
該模式的成功推廣不僅要有數字技術和智能化設備,更需因地制宜、推陳出新,產業才能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本次模式引入三大亮點,也是是該模式成功的關鍵所在。
亮點一:養殖環境感知與數據精準服務。通過引入數智養殖系統,系統會通過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有害氣體、噪音等進行一站式監控、感應和信息上報、信息分析,實時快速的感知和洞察到災變異常情況,并快速推送給出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參考,讓養殖戶能夠結合自身經驗,清晰地了解預警類型處理實時預警,為監管人員爭取到第一時間處理的機會,減少損失,最大程度地保障生產的利益。
亮點二:設備遠程控制與數據賦能增產。實現視頻監控、圖片采集、感應器設備等互相聯動,一旦信息比對后數據不達標,例如PH值和溶氧,系統會立刻驅動預警機制,讓養殖戶或者監管人員通過遠程設備控制,智能調節設備,改善養殖區的環境,最終保證養殖業的高效、健康、安全生產。
亮點三:循環尾水處理與降低養殖成本。相較于傳統養殖模式,數智化養殖模式節水70%以上,此外利用生物絮團處理蝦的排泄物,排出來的顆粒經過絮團處理,比較環保,對環境污染比較少。
目前,陽東占地15畝廠房可以年產對蝦35萬斤!該數智模式已成功應用在陽東對蝦省級農業產業園、茂名電白對蝦省級農業產業園、江門水產省級農業產業園、饒平水產省級農業產業園等。近三年累計推廣數智對蝦養殖規模達12萬畝,累計帶動農戶2200戶,有效的減少水質污染與生產成本,平均可增產20公斤每畝,節約成本80元每畝。
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農業強國建設
——
該案例的成功實施,為數智對蝦養殖行業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也為其他農業生產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健坤公司將以此次獲評為契機繼續深化科技創新,進一步拓展其在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領域的應用,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強國的建設目標。
同時,我們也期待與更多的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共同開創智慧農業的美好未來!
乘一艘快艇,從惠州惠東縣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出發,約20分鐘便到達了圣告島海域。從高空俯瞰,海面上,上百個彩色“圓環”整齊排列,仿佛鑲嵌在碧波之上的一串特殊符號。而“圓環”下面的海水里,則藏著一口大網,成群的魚苗安家在此、茁壯成長。這些“圓環”叫做深海網箱,一種新型的深海養殖設備。
近年來,作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廣東省海洋大市的惠州,積極創建粵港澳流動漁民深海網箱養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引導傳統漁業向現代化、產業化方向轉型升級。
從捕魚到“牧魚”,從淺海到深海,也讓傳統流動漁民轉型就業有了新方式。當前,依托深海網箱產業園建設,惠州還探索幫助粵港澳流動漁民實現轉崗轉業,助力沿海地區發展“藍色糧倉”新模式,實現聯農帶農、漁民增收。
深海“牧魚”
引領傳統漁業現代化升級
網箱的投料設備,加裝了智能控制器,打開健坤開發的“精準飼喂”App,可以輕松完成每天的投餌任務。數字化設備的加入,可以實現飼喂作業全程信息化。管理人員可以設置飼喂任務計劃,并將其下發到指定的養殖人員。便捷化的交互方式,快速采集匯總過程數據,助力養殖人員對飼喂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為管理層提供養殖成本分析、捕撈作業指導。
這是深海網箱產業園日常生產的一幕。自2020年,惠州市粵港澳流動漁民深海網箱養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立以來,如今,圣告島附近的海域上已建立1座休閑漁業綜合體驗平臺,以及185口深海網箱,從高空望去,甚為壯觀。
“網箱內養殖的多為大型海魚,如大黃魚、金鯧魚等,飼料以冰鮮小雜魚類等為主,有時也會將冰鮮小雜魚與人工配合餌料混合投喂。”羅志杰說,深海網箱的內外水體會有對流,相比淺海,深海養殖養魚量大,水體交換速度快,還能有效地規避水質污染。
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一方海公司對網箱采用數字化管理,嚴格執行“一箱一號、一魚一碼”,為每條魚生成唯一的身份檔案,記錄其“魚的一生”。通過 RFID 或二維碼等技術為名優產品植入標簽,以生成相應的檔案。無論消費者是在線下購買魚類產品,還是通過電商渠道購買,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查詢產品檔案,并以圖像、實時視頻等多種呈現方式,更直觀、真切地了解產品的情況。
發展深海網箱養殖業,不僅能產出數量更多的優質海魚,還能有效解決傳統內灣養魚存在的病害頻發、經濟效益差、環境污染等問題。深海網箱可通俗理解為深海養殖,一般離大陸岸線3公里遠、水深30米的海域是海洋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地,每立方水體可以產出10-12公斤的優質海產品。
近年來,惠州持續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引導傳統漁民減少近岸傳統網箱養殖,向藍色深海出發,開展深海網箱養殖,科學合理開展利用海洋生物資源,充實“藍色糧倉”。
科技驅動
孕育“一條魚”百億產業鏈
在深海網箱產業園牽頭企業一方海(廣東)公司內,琳瑯滿目的擺放著許多不同大小、類型的海魚模型和干魚鰾,而墻上掛著的一排顯示屏,可以實時查看網箱內魚類的生長狀態和環境數據。
為推動深海漁業養殖高質量發展,健坤智慧農業團隊提供數字化技術支撐,定制開發「惠州市粵港澳流動漁民深海網箱養殖產業園智慧漁業服務系統」,該系統通過水下視頻采集設備、全方位深海網箱環境監測設備以及網箱情況、飼喂情況等實時生成大數據一張圖,以供管理人員監控觀察。如遇極端天氣或突發情況,系統將會發出預警,管理人員可以實現精細化養殖管理。
“我們通過技術手段,可實時監控網箱內的水溫、水質等養殖情況參數,便于及時調整養殖策略。”一方海公司總經理介紹,公司主要養殖石首魚科,是典型的藥食兩用魚類,不僅僅可以食肉,也可利用其魚鰾制作魚膠,魚皮、魚鱗、耳石還可以入藥。
“未來,依托深海網箱產業園及惠州沿海旅游資源,開發深加工及休閑漁業,建設成為環境友好、生態優先集生態養殖、海洋旅游、水上運動、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現代漁業海上田園綜合體,實現以‘旅’帶‘漁’、以‘漁’促‘游’三產融合發展。”一方海負責人說。
科技驅動
孕育“一條魚”百億產業鏈
當前,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深海網箱產業園的建設,也肩負著港澳流動漁民轉產轉業的重要使命,帶動流動漁民從捕撈業轉向水產養殖、休閑旅游和海上運銷等行業轉型。
這是香港漁民首次嘗試深海養殖,對促進香港漁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深海網箱產業園已吸納20-30名香港漁民參與,但在養殖技術上,傳統漁民還需要學習和適應的過程,“接下來我們要摸透惠州海洋的氣候變化規律,充實養殖品種,帶動更多流動漁民加入,促進香港漁業轉型發展。”